“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對于在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從事納米材料、柔性傳感器以及柔性能源科研工作的研究員曾煒而言,世界的大和小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其間奧妙無窮。曾煒分享了一張他喜歡的圖,浩瀚的宇宙隱藏著無數的秘密:宏觀的星體、微觀的塵埃;有光、有暗、有萬有引力;還有也許連物理學家到現在也無法解釋的某些微觀相互作用關系——而所有的這一切又能如此和諧統一,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美。
圖片來源于網絡:https://wallpaperaccess.com/cool-planet
“科學研究于我就是一種本能的源動力,我一直渴求探索這個世界,索其本源,細致以入微。一花一世界,一微一浮生,遇一葉而知秋,于細微見端倪,小小的微觀世界卻也是如此變化萬千,絢麗多姿?!痹鵁樥f,“無論納米技術還是納米藝術,小即是美,但小納米里有大學問和大世界。我就是納米世界里的一個追夢人,借用前幾年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p>
“創新、務實、勤奮”
曾煒自2004年以來就一直從事于納米材料的相關工作,“得益于兩位人生中的良師,中山大學章明秋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他們的悉心指導使我能在納米材料領域一窺堂奧。導師們的指導方式都很獨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也在他們身上學到了最純粹的科學家精神,創新、務實、勤奮?!?/span>
做科研不能完全跟在別人的身后進行亦步亦趨的模仿,導師們常常說,科學研究需要創新,需要有創造性思維。從認識物質的存在與規律到發現更深層次的科學問題,從科學問題出發尋找有關事物本質的答案,認識世界的方法與依據多元而奇妙,創新是實踐多元可能性的關鍵。不同于天馬行空的想象,創新的過程需要保持嚴謹的科學態度,用實驗數據證明實踐的可行性就是一種務實,這樣的務實離不開勤奮學習與試驗的日積月累。
曾煒/拍攝于中山大學
“記憶中非常深刻的是,章老師曾和我說過科學問題不同于普遍存在的問題,什么是導致問題存在的原因?這就需要一層一層抽絲剝繭探索究竟了。比如說傳感器的靈敏性不足是一個普適性問題,然而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從原始材料到傳感方式,繼續一步步往深層去想,可以啟發無窮的科學思考?!眰鞲衅魇窃鵁樤谥猩酱髮W讀博士期間開始做的研究,當時的具體方向是氣體傳感器,后來他在香港理工大學任職研究員,主要研究織物基可穿戴電子傳感器和能源轉換系統?!胺浅G珊系氖莾晌粚煻际菍W物理出身,因此在我后續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地會將物理學與材料科學相互結合,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奠定了我后續所有研究的創新基礎?!?/span>
曾煒/拍攝于香港離島
材料學的研究脫離不了物理和化學的結合,在實際應用的專業劃分中也細分有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兩個學科。曾煒的研究方向包含了納米材料、能源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這些研究始終是圍繞著物理和化學來開展的?!霸谖铱磥?,物理注重理性,化學在某些程度上注重感性,兩者的有效結合正是創新之始。納米尺度下材料的物理性質可以與宏觀尺度下的情況完全不同,比如說,日常情況下石墨烯是優良的導熱材料,但是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如果將石墨烯中引入原子級或者納米尺度的缺陷,可以將其導熱率降至比水更小,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用石墨烯來做隔熱材料,可以說石墨烯在熱電轉換的應用中有著較大的優勢。因此,納米材料的世界更細微也更復雜,創新的認識與實踐還可以走很遠很遠的路?!?/p>
可穿戴能源轉換材料/圖片來源于曾煒已發表的科研成果
在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柔性傳感研究技術部,曾煒目前的主要研究之一是包括柔性可穿戴傳感器以及柔性能源在內的“結構-功能”一體化納米材料及器件的研發?!白鳛閭鞲衅鞯囊粋€分支,柔性傳感器不僅可以實現人體運動等大變形狀態下的監測,同時還具有優良的柔性、高靈敏性等優點。但是作為傳感器本身來說,其工作時需要外部供能,對于可穿戴的功能而言或多或少是一個局限?;谶@樣的考慮,我們就想如何設計一個不需要外部能源的傳感器來滿足穿戴功能的要求呢?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能量的有效來源,這部分能量包含人體運動時產生的機械能,人體體溫產生的熱能等,如能將這部分能源充分利用并收集起來轉換為電能就能達到自供能的目的,因此我們目前的研究都是圍繞這個目的展開。沿襲緊密結合物理學和材料學的思路,近期我們在自供能柔性傳感器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通過精密設計材料的結構,可以實現陰陽離子在溫度場中選擇性遷移,從而達到將環境或者人體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目的,還能同時完成對人體運動的監測,這一成果有望在智能醫療、可穿戴電子器件等方面找到應用,相關的研究論文剛剛被Nano Energy接受?!痹鵁樥f,“盡管當前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實現更高效的能源轉換以及更高靈敏度的自供能傳感器研發等方面還面臨很多挑戰?!?/p>
“追夢”
柔性材料的研究以人為本,可以系統而有效地監測人體身體健康狀態、人體運動模式等預防疾病,還可用于智能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未來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新型柔性能源材料是柔性材料的一個重要部分。能源的收集與使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除太陽能外,環境中的熱能也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來源,如何有效將環境中的熱能轉換為可利用的電能?如何有效利用這些熱能解決人們在使用便攜式電子產品時面臨的持續更換電池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對物聯網、智能醫療以及未來軍事等領域也具有重要的中長期戰略意義。
曾煒/拍攝于實驗室
科研的道路本就不是一帆風順,失敗和羈絆常有,雖然艱辛但是也充滿樂趣?!懊鎸ξ粗覐奈赐V骨笏?,面對挑戰我也絕不會退縮?!痹鵁樥f,“我常常會問自己,我們科學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包括求知欲在內的人類生命欲望是會膨脹的,探索未知的道路也是永無止境的?;赝麃砺?,放眼未來,我還是期待自己能實現自我的價值,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貢獻一份力量?!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我將繼續帶著新鮮感去摸索、去質疑、去研究、去體會,保持自己的初心與本心,懷著一份感激在納米的世界里追夢?!?/p>